三年攻關終成正果,“全營養生物肥”讓農作物增產有了“底氣”。深秋的天中大地機器轟鳴,正在進行冬小麥的播種工作。10月13日,正在省科協“土壤改良,兩減三增”項目實施地泌陽忙碌的駐馬店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會長、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許時倫,一邊指導技術員對生物肥播撒的數量進行嚴格指導,一邊耐心地向農戶解釋新有機肥即將帶來的諸多好處。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持地方重點開展設施農業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2018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簡稱:兩減一增計劃)。2019年開春,許時倫組織召開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會,研究決定,我們要響應國家號召,把土壤改良工作作為本屆理事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理事會認為,要想改良土壤,必須首先給耕地把脈問診,了解不同土壤類型、不同田塊土壤的情況,掌握土壤退化的現狀,然后精準施治,為我市農業穩產、豐產打下堅實基礎。于是,協會組織農業專家組成研究團隊,奔赴各縣、鄉、村對耕地土壤進行考察與檢測。經過認真調查,專家組認為,我市一部分耕地由于長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酸化,有機質含量不足,PH值不同程度地下降;加之有些作物種植連續重茬,土壤里某些或某種中、微量元素相對缺乏,造成部分田塊病蟲害嚴重,莊稼枯萎死亡……
許時倫率領協會研究團隊針對土壤存在問題進行了為時三年的科研攻關工作。他們篩選國內先進的農業生物技術成果,小分子有機質和優質的中、微量元素進行多次復配,通過多點、多種作物試驗,研發出一種能有效改良土壤的新肥料——“全營養生物肥”。“全營養生物肥”含有農作物必需的16種元素以及多種有益微生物菌群,具有固氮、解磷、解鉀,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功能,它能修復土壤,改善土壤結構,能夠增強農作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同時能提高農作物的抗病蟲能力,提高農作物的生活力。它的問世讓許時倫滿懷信心,他在協會理事會上說:“我們要努力實現‘兩減三增’這個奮斗目標,即:減氮、減藥,增產、增質、增效,為我市農業發展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省科協把“土壤改良,兩減三增”項目交由駐馬店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實施。“泌陽、西平、正陽、驛城區等正在實施這個項目,我們有信心把這個項目推廣下去,讓更多農戶受益。”許時倫表示。